中国农史 /oa 黄牛之路:从伏尔加河流域到黄河流域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1 黄牛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家畜之一,是史前物种全球化的主要实证。黄牛既能提供肉、皮和骨等初级产品,也能提供奶、畜力等次级产品。黄牛从西亚起源到传入中国开始大规模养殖经历了约六千年。根据国内外考古资料的梳理,黄牛到中国经历了两次传播,第一波传播在公元前四千纪晚期,从伏尔加河流域到达阿尔泰山脉地区,并零星传播到东北地区和甘青地区,但没在中国社会留下深刻的烙印;第二波传播在公元前三千纪晚期,黄牛从阿尔泰山脉地区传入南疆和黄河流域,让中国先民可以大规模开发之前难以利用的草地资源,提供了新的食物(热量)、手工业原料和动力来源,是中国历史上物质与能量利用形式的一次重大飞跃,引发了牧业革命,从而催化了当时陕北和晋南地区早期国家的诞生。在这些传播过程中,气候变化可能扮演了关键角色。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3 14 738159 杨益民 略论西周的马与马政——以出土文献为中心的考察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2 马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牲畜。根据出土文献考察,西周时人对马的品种、外形、来源等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不仅设置牧场专门蕃息马匹,而且配备专官管理饲养、放牧到驾驭使用全过程,可谓事无巨细。西周王朝马源渠道,除了周人自有马种,还可从诸侯贡纳和战争等途径获取马匹。其使用范围一般为日常生活劳作和军事战争等领域,但细言之尚有赏赐下级、互相馈赠和祭祀陪葬等用途,是周代礼乐社会的一个反映。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15 27 1263940 胡其伟 清代样米的内涵及应用研究——兼论样斛的应用及其制度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3 样米在税粮的征收、运输、存储、支放与民间粮食流通过程中,起到了标准和规范作用。本文以《钦定户部漕运全书》《钦定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清实录》及相关地方志资料为基础,集中研究样米的内涵、应用、弊端及制度。此外,还讨论了规范粮食流通的关键标准量器——样斛。研究认为:干、圆、洁、净是清代乃至传统社会中甄别粮食质量的最高标准,有效保障了粮食的征收与流通;多方评估、签订契约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样米标准自身的不足;官斛校验及严禁淋尖踢斛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样米乃至粮食流通的公平与公正。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28 39 792223 李富强 浚浦与治河:民国初年苏州河的治理权之争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4 清末到民初,上海口岸经济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赋予苏州河不同于传统农田水利的新功能,即以市政和航运交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水利职能,继而引发城乡两种水利方式对治理权的博弈。1914—1920年,以如何看待与治理苏州河形成两大派别:一方以浚浦局为主导的“浚浦派”,将苏州河看作上海港的一部分,主张用水道工程学技术进行系统规划与治理;另一方是以江南水利局为代表的“治河派”,将苏州河看作吴淞江之尾闾,太湖宣泄之孔道兼及内河交通,主张以农田水利为出发点治理。双方从各自的治水理念出发,围绕部门职权和施工能力等展开对治理权的争夺,最终各有让步,于1920年达成由治河派浚治的协议。浚浦与治河之争,清晰地呈现了在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因城乡水利理念的不同,所引发的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博弈,对理解近代上海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城市建设中的水利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40 57 1203839 许文心1 李玉尚2 中国“橙”的丝路西传与对欧洲社会影响探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5 随着中西物种大交换,橙子从地区性水果一跃成为世界性水果,不仅在欧洲各国掀起了一股“橙子热”,还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然而,相比于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丝路商品,学界对橙子的外传时间和路线、以及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中外文献,厘清其西传时间和路线,中国“橙”的海外传播经历了观赏→食物→药用→表演的交叠和演进过程。此外,进入欧洲的中国“橙”不仅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是对欧洲园林艺术、绘画与戏剧艺术的美学表达作出了独特贡献。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58 66 742212 朱禹函 马秀鹏 刘强强 市场需求、文化选择与技术革新:14—17世纪蓝靛在中国的发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6 14—17世纪,纵跨元明清三朝,无论政权如何更替,都未改变蓝靛色作为官方服饰的主要颜色,蓝靛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市民消费拉动了蓝靛市场。因为蓝靛染成的青蓝色系棉布及蓝印花布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符合市民需求。市民阶层壮大,棉纺织及印染技术改进,使得蓝靛色棉织物在服饰消费中占比扩大。第二,蓝靛色服饰所蕴含的文化认同对蓝靛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礼制象征、文人审美、风俗习惯等方面,这些进一步巩固了蓝靛在植物染料消费中的重要地位。第三,明以后,较成熟的中国传统种蓝制靛染色技术系统的形成,涵盖了蓝草的生产与加工,蓝靛的制作与染色,主要表现在明代高产高效的制靛技术的革新、“标缸”体系与复杂套色染技术体系的完善、蓝草种植加工体系的区域化,这些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蓝靛的市场供给问题。总之,本文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完备的生产加工及应用技术体系为支撑,解读蓝靛在14—17世纪逐步成为中国产销之首的传统植物染料的原因。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67 82 1005289 王 颖 包 平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协同机制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7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灾害群发期”,伴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朝廷的荒政制度、仓储制度的订立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随之而起,与此同时,全社会灾荒赈济协同机制的构建也渐渐趋于规范化、体系化和制度化。边疆治理的本质是国家希望区域治理与基层治理平稳有序,这不仅符合国家经略边疆的方针和政策,而且契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朝廷出台灾荒赈济机制的目的也在于此。清代云贵地区赈灾机制的构建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这一要求,因而推动了西南边疆地区社会公众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客观上提升了朝廷经略边疆的水平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83 95 813717 聂选华 民国时期天津存棉仓库述论(1912—1936)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8 民国时期,天津成为华北地区棉花运销的集散中心。经营存棉业务的货栈仓库、银行仓库在棉花仓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货栈仓库由于出现的历史较早,当初的建设规模不够宏大,吞吐的能力较为有限。与之相较,银行仓库有后发优势,因而在仓库的数量、仓库的容量、储存的环境、仓库的管理、存储的安全性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优势。由于该中心棉花进出口贸易多年来一直是天津乃至华北地区创收创汇最多的商品,因而一直受到政府乃至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存棉仓库是近代天津物资转运、农产品运销、商业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形式的综合反映,在改善棉花仓储环境、为棉商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保险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96 106 641285 蔡禹龙 民国九年(1920)海原大地震的山水刻画与灾区修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09 民国九年(1920)甘肃海原地区发生空前大地震,除了灾情极其严重,波及范围极广、受灾人口极多以外,还对当地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地质地貌和农业生产环境均发生显著改变,典型者如山体位移、农田损毁、水体变化、井泉枯竭、裂缝横生等多种情状,甚至出现区域气候环境改变,导致震后自然灾害加剧,使得老百姓的房屋、财产等损失巨大,诸多生命被夺走,原本尚能勉强维持生计的甘肃地区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大地震导致甘肃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重创。地震以后,震区社会生产、生活一时陷入混乱和失序状态,在各方采取工赈、赈济等一系列措施下,灾区生产恢复,人口逐步增加,然而军阀混战、大烟种植、土匪横行、税赋奇高等原因,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每况愈下,受灾地区日益坠入苦难深渊。灾后农耕生产的恢复与灾区重建必须因地制宜,以应对大地震时期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107 116 751230 卜风贤1 杨 云1,2 ——以历代“泾渠图”为中心泾渠兴废与宋元以来关中水利灌区的不确定性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10 引泾灌溉是秦汉唐宋以来的一个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发展、兴盛、起伏、衰败和重生,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水利类型。由于泾河洪水、沙石的巨大破坏性和引泾渠首工程的不稳定性,给关中水利灌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宋元明清以来,发生在泾渠水利中的一系列国家治水和改造工程,以及与之相伴的水利法规、渠工经费、劳力征派、分水方案和水权制度,都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然而事与愿违,宋代尤其是明清以来,关中水利始终未能保持长久稳定的运转,动辄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民众不堪其苦。乾隆二年(1737)的“拒泾引泉”工程,意味着历代官员为实现泾渠汉唐气象所做的努力终归失败。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117 131 1112141 秦 晨 张俊峰 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1937—1949)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111 作为新中国人民邮政的前身或雏形,华北解放区战时交通邮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快速发展壮大。华北解放区战时交通邮政绝大部分的活动空间都在乡村,这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并对解放区乡村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大力发展乡村交通邮政,统一组织群众革命力量;建立健全报刊书信乡邮网络,宣传教育群众提高政治觉悟;建立军邮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密切沟通解放区前后方联系;协助乡村群众进行生产生活,支援抗灾救灾和土地改革;发展秘密交通贸易,搞活边区社会经济。 2024年02月28 00:00 2024年01期 132 144 748773 刘启振1 叶美兰2